5月20日,新華網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互鏈脈搏觀察,意見有提到,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推進區塊鏈等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
隨著頂層文件的下發,食品安全領域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區塊鏈也將通過食品溯源、產品標簽、農場和經銷商信息存儲的方式,在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其實早在2017年時,IBM、阿里、京東等巨頭就已開始進行“區塊鏈食品安全”的相關嘗試。2017年8月,沃爾瑪、雀巢、聯合利華、麥考密克等10家零售及食品供應商與IBM達成合作,將區塊鏈整合到其供應鏈中,使食品供應商可更快速追溯原料成分、食品更加安全。
印度儲備銀行行長:加密貨幣可能會給中央銀行管理貨幣政策的能力帶來問題:金色財經報道,印度儲備銀行 (RBI) 行長 Shaktikanta Das在接受ET Now采訪時表示,印度央行敲響的警鐘說服人們避免使用加密貨幣。我很高興我們發出了這些警告信號,有趣的是,我知道許多人沒有投資加密貨幣,或者由于儲備銀行的謹慎和擔憂,他們退出了加密貨幣。\u2028Das還重申了他的觀點,即加密貨幣可能會給中央銀行管理貨幣政策的能力帶來問題。央行一直堅持禁止加密貨幣是印度最合適的選擇。(Coindesk)[2022/8/23 12:43:31]
巨頭先發多企業布局“區塊鏈食品安全”
而國內食品安全領域區塊鏈應用的發展,同區塊鏈整體的發展趨勢類似,同樣是巨頭先行一步,隨后各企業的相關應用紛紛落地。
新加坡中央銀行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多個CBDC之間的跨境支付:8月28日消息,新加坡中央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啟動了一個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項目,以簡化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跨境支付流程。MAS正在與國際清算銀行(BIS)合作開展一個名為Dunbar的項目,由一個對CBDC開發感興趣的其他中央銀行組成的財團組成。Dunbar項目將根據先前在國際清算銀行領導下的涉及CBDC的類似項目的實驗上進行開發。Quorum是由摩根大通的開發人員創建的以太坊分叉,并于2020年8月被以太坊的開發商ConsenSys收購。這項實驗還得到了摩根大通區塊鏈和支付基礎設施部門Onyx的支持。新加坡國際清算銀行創新中心主任Andrew McCormack指出,Dunbar還旨在展示共享CBDC結算平臺的力量和效用。
此前報道,MAS成功地模擬了其與法國銀行之間的跨境轉移交易,實驗結果是通過Quorum將新加坡元(新元)CBDC兌換成歐元(EUR)。(鳳凰新聞)[2021/8/28 22:43:21]
2017年3月時,阿里巴巴宣布與普華永道、新西蘭郵政、恒天然合作,多方應用“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在中新兩國間推動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應鏈,搭建更為安全的食品市場。
政策 | 中共中央、國務院:推進區塊鏈等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據財聯社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到,推進“互聯網+食品”監管。建立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實施智慧監管,逐步實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線索網上排查匯聚和案件網上移送、網上受理、網上監督,提升監管工作信息化水平。[2019/5/20]
隨后,阿里巴巴于2018年5月提出“區塊鏈農產品”的概念,讓農產品種植者通過阿里旗下農村淘寶平臺,把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供城市餐桌,實現農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和品牌化,也讓用戶能夠安心的購買到原生農產品。
2017年4月,中南建設攜手北大荒合資成立“善糧味道”,共同打造區塊鏈大農場。善糧味道公司基于區塊鏈技術,開展“平臺-基地-農戶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建立高品質大米從原產地到餐桌的閉環生產-營銷生態鏈。2017年年末,第一批區塊鏈認證大米在京東商城銷售。
荷蘭中央銀行:區塊鏈還不能支持金融市場基礎設施:荷蘭央行在其網站上宣布,在經過三年的測試后,荷蘭央行(DNB)最近得出結論,區塊鏈技術目前無法滿足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需求。該報告指出,比特幣中的區塊鏈技術在容量、能耗和交易驗證的確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DNB確實認為這項技術有助于提高對外部攻擊的抵御能力,但代價是效率的缺失。[2018/6/11]
2017年6月,京東聯合質檢總局、工信部、商務部、農業部以及眾多品牌商共同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同時運用區塊鏈技術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開放平臺”。平臺推出之后,用戶打開購物訂單,通過“一鍵溯源”或直接掃描產品溯源碼,即可獲取溯源信息。
2018年2月,清華大學-永輝智能供應鏈管理研究院成立。11月時,清華大學楊錚副教授介紹,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已應用在興城多寶魚、波士頓龍蝦、湘村黑豬肉等十幾種食品上。
2018年5月,中食鏈產業聯盟正式成立,據悉,中食鏈是基于太一云超導網絡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區塊鏈產品評測的技術,隨著項目發展,五常大米、安化云茶、贛州鏈橙等農業品牌紛紛上鏈。消費者通過中食鏈發布的食品護照App端掃描溯源二維碼及防偽碼查詢商品數據,可以查驗到食品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數據,讓食品的整個生產經營活動處于監控之下。
2018年6月,將區塊鏈、物聯網和防偽技術相互結合的“步步雞”項目正式上線。該項目由眾安科技安鏈云提供區塊鏈技術。據稱,每只步步雞都佩戴有一個物聯設備——雞牌。雞牌可以記錄每只步步雞在各個環節的數據,而這些數據會被實時上傳、存儲,消費者在購買時可通過手機APP進行溯源防偽信息查詢。
2018年9月,百度聯合蟹狀元,推出大閘蟹區塊鏈溯源小程序。廠商在蟹農捕撈大閘蟹之后,對大閘蟹產地、照片和蟹商認證蟹號進行采集,將信息透明、安全地儲存在區塊鏈上,消費者在收貨時可以利用AI蟹臉識別技術將大閘蟹信息與鏈上記錄的信息進行對比,確保每一只品牌大閘蟹和產地等信息的前后一致性。
2018年12月,由天水市政府主導、紙貴科技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的“天水鏈蘋”正式上線。紙貴科技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天水地區蘋果的產地、種植果園、采摘時間、檢測證書等環節的信息記錄上鏈,實現從果園到餐桌信息的透明、可追溯,消費者只需掃描,即可知悉。
起于巨頭,但發展不止于阿里、京東等巨頭。目前,區塊鏈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應用已涉及蘋果、大閘蟹、大米、橙子等多品類的食品。
“區塊鏈食品安全”仍有掣肘
雖然,區塊鏈在食品安全、食品溯源領域的應用在逐漸達成共識。但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仍不完善,并面臨著幾個關鍵的問題。
首先,最主要的還是“真實與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往往只能保證鏈上數據的不可篡改,卻無法保證初始上鏈數據的真實性。這也就意味著,消費者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尚無法從本質上得到解決。而各企業在面對這一鏈上鏈下數據的映射問題時,回復的往往是,將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來應對。
其次,區塊鏈技術本身尚不成熟,項目運作所提出的技術要求、區塊鏈開發和運維所帶來的高額成本,都是普通企業無法承擔的。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很難為企業帶來與支出相抵的收益。
北大荒就曾于2018年3月時表示,公司參股的區塊鏈公司的第一批區塊鏈認證大米,已于2017年12月開始在京東商城預售。目前未給公司帶來收益。這也是區塊鏈在該領域大規模應用落地的掣肘。
并且,對于消費者、供應商使用習慣的培養;消費者能否接受食品溯源成本提到所帶來的價格差異等都是各企業需要面臨的問題。
但與此同時,需要理解的是,區塊鏈不會以一己之力改變我國食品安全的生態。但在提高監管水平,降低監管難度,使得食品溯源更具有可操作性方面,它往往有一定的貢獻。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食品安全、食品溯源領域的應用效果也會愈加顯現。
作者按:“工業大麻”“區塊鏈”的組合,是傳統資本市場與區塊鏈圈共同關注的熱點現象之一。對于市場熱點,投資者如果抱有十分的投資熱情,至少需要對應具備三分的風險意識.
1900/1/1 0:00:00暴走時評:因為個別用戶假冒名人賬戶,在推特上散步詐騙信息,該平臺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包括注銷賬戶。可是加密貨幣社區用戶的正常賬戶也因此受到影響,給用戶帶來困擾。目前推特方面沒有就此發表評論.
1900/1/1 0:00:00據IPO早知道消息,平安集團擬最快于6月就分拆其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壹賬通在港交所上市遞交申請,集資最多10億美元,估值目標為80億美元,最早9月掛牌.
1900/1/1 0:00:00文章來源:第一財經網作者:杜川區塊鏈技術迅速發展,虛擬貨幣漸漸走入大眾視線,虛擬幣交易平臺也如雨后春筍一般興起。然而交易平臺背后的經營者能力,以及平臺的自身安全性并無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1900/1/1 0:00:001.美國SEC推遲對VanEck及SolidX比特幣ETF的裁決至8月19日。2.美國國稅局宣布即將推出新的加密稅收指南。3.Coinbase以太坊每周交易量創17個月以來新高.
1900/1/1 0:00:00作者按:“工業大麻”“區塊鏈”的組合,是傳統資本市場與區塊鏈圈共同關注的熱點現象之一。對于市場熱點,投資者如果抱有十分的投資熱情,至少需要對應具備三分的風險意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