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珠子在指尖發出噼里啪啦的清脆聲,計算結果如音符般流淌而出,唐宋年前我國就已經有了算盤,在一千年前,那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設備了。
1955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一個新的科學部門——自動快速電子計算機》的文章。第一次向新中國大眾系統地介紹了這種“人類智力放大工具”。文章指出,歷史上的發明,都是用于減輕人的體力勞動,但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卻給我們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即用機器來減輕人們腦力勞動的時代。
這一描述在60多年后的今天看來更顯眼光卓越、意義深遠。
50年代,我們就有最先進的計算機了!
一段歷史
1956年的夏天,一場學術會議在美國達特茅斯召開,多年以后這被業界被認定“蝴蝶煽動翅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就此正式啟動。也就在那一年,新中國的計算機事業蹣跚起步。
第一批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新中國計算機方面幾乎是“白手起家”的,1956年4~6月,我國制定的《1956—1967科學技術發展長遠規劃》將發展計算技術列為緊急措施,并要求清華大學立即為國家培養出計算機專業畢業生。
擺在清華大學面前的難題是,當時學校根本沒有計算機專業,即便馬上組建,最快的畢業生也要3-4年后才能培養出來。于是,教育部決定在暑期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的同時,從上海交通大學抽調電機專業高年級學生轉學清華。這樣一來,1956年,清華大學的電子計算機專業就同時擁有了一至四年級的學生。
當時,最原始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大綱都來自于前蘇聯,但所有教學內容“只有骨架,沒有血肉”,大都沒有參考教材,計算機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只能一起摸著石頭過河。除了周壽憲等海外歸國專家挑起大梁外,其他的年輕教師都是從傳統的電機工程專業轉行過來的,由于人才實在稀缺,即便從未學習過計算機專業,甚至從沒上過機也被招納進來。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年后,也就是1957年,新中國第一批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畢業,并走向各個急需的崗位。
星光熠熠的考察團
1956年9月,一支囊括新中國幾乎全部計算機頂尖人才的考察團悄悄趕赴莫斯科。這只隊伍中的閔乃大、夏培肅、周壽憲等可以說都是新中國第一批計算機人才中的佼佼者。
這是一份新光熠熠的名單。閔乃大,德籍華人科學家,受華羅庚邀請回國,是新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科研小組組長,并執筆了新中國第一份《電子計算機研究的設想和規劃》;夏培肅,英國愛丁堡大學電機系博士研究生、哲學博士,時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華羅庚要在中國研制電子計算機時,夏培肅被幸運地選中,并后來成為新中國第一位“計算機原理”課程講師;而上文中曾提到過的周壽憲,從美國密歇根大學畢業后一直在費城保羅計算機公司工作,回國后,受清華大學委托負責籌建計算機專業,他制訂出了清華大學第一部計算機專業教學計劃。
CFC已被攻擊者盜取了超過6100 USDT的代幣:金色財經報道,據PeckShieldAlert監測,CFC已被攻擊者盜取了超過6100 USDT的代幣,目前CFC價格下降了100%。[2023/6/15 21:39:30]
這支凝聚我國當時計算機精英的團隊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研制出新中國自己的電子計算機。
運算原子彈設計模型
這次考察一直持續到亞歐大陸最寒冷的冬天,歷時2個多月,15人組成的考察團輾轉莫斯科、列寧格勒兩地,對前蘇聯M-20、M-3等多款計算機進行研究學習。
回國后,考察團成員開始閉門研發。通過全體研制人員的努力,在前蘇聯M-3等計算機基礎上,由北京有線電廠密切配合,1958年8月1日,終于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數據電子計算機,代號“103機”。雖然這臺電子管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僅為每秒30次,但在當時填補了我國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空白。后來經改進,配置了磁心存儲器,該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又提高到每秒1800次,由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36臺,定名為DJS-1型計算機。
1959年10月1日,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誕生,代號“104機”平均每秒運算1萬次,接近當時英國、日本計算機的指標。通過這臺計算機的研制,創造了我國自主開發的條件,培養出從研究設計、生產制造、系統調試到技術保證的配套隊伍。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7臺,定名為DJS-2型計算機。
更具歷史意義的是,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就是用104型計算機算出來的。據當時參與的專家介紹,在首顆原子彈研制過程中,部分數據交給了小型計算機處理,但整個原子彈設計模型都是在104型上完成的。
緊追發達國家水平
兩顆原子彈徹底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的計算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應當有且必須有的重要科研支柱。
整個上世紀60年代,“1系列”計算機的研制和生產工作一直大踏步前進。1960年105型機研制成功,它是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電子計算器。1963年109型機研制成功,它是第一臺大型晶體管電子計算器,標志中國電子計算器技術進入第二代。1964年,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的大型通用數字電子管計算機119機研制成功,平均浮點運算速度每秒5萬次。
1965年,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塊集成電路在上海誕生,僅比美國晚了5年。IBM公司1964年推出360系列大型機是美國進入第三代計算機時代的標志,我國到1970年初期才陸續推出大、中、小型采用集成電路的計算機。
可以說,新中國建立伊始,我國計算機技術的相關研發工作并沒有大幅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此時我國的計算機行業雖然處在萌芽初期,但我國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水平與世界發達國的差距并不大。
Gemini非美國衍生品平臺Gemini Foundation已正式在30個國家/地區上線:金色財經報道,總部位于美國的加密交易所 Gemini 宣布,其非美國衍生品平臺 Gemini Foundation 已正式在新加坡、香港、印度、阿根廷、巴哈馬、百慕大等 30 個國家/地區上線 BTC/GUSD 永續合約交易。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Gemini Foundation 將通過額外的永續合約、有日期的期貨和期權交易來擴展衍生品產品。目前,該衍生產品在美國、英國或歐盟不可用。
此前報道,Gemini 在 4 月底透露計劃在海外開設一個衍生品平臺。其第一個產品將是以 GUSD 計價的比特幣永續合約。接下來還將推出以 GUSD 計價的以太坊永續合約。[2023/5/3 14:39:22]
一個聯想,半個中國PC業
一家公司
任何一篇講述中國計算機發展歷程的文章都沒法繞過這家公司——聯想。
咨詢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聯想繼續保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寶座,而對聯想來說,這個位置并不陌生,30多年來,聯想收IBMPC、購摩托羅拉移動,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典范。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新中國成立70年來,也就出了一個聯想。
一窮二白、蹣跚起步
聯想和個人計算機發展史相契合,剛好又趕上改革開放的浪潮。
聯想誕生日,官方認定為1984年11月1日,但在大部分老聯想人的記憶力,應該是更早的10月17日。11月1日是中科院的批復日,而10月17日,則是聯想創業11人坐到一起,第一次召開全體會議。
石頭砌起來的房子,深灰色的外墻,被隔成兩間,水泥地面,石灰墻壁,門朝南,窗朝北,沒有沙發,沒有老板椅,沒有寫字臺,當然,更沒有電腦……當時公司的名字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說是新技術,但公司賣過電子表、旱冰鞋,倒賣過彩電,甚至擺攤賣過運動褲。
為什么叫聯想?
緣分天注定。這話放在聯想和IBM身上再合適不過。聯想的第一桶金就與IBM有關。當時,中科院購買了300臺IBMPC/XT和200臺PC/AT,在那個年代,即便中科院內,會使用計算機的人也是屈指可數,聯想找準機會、虎口奪牙,成為了這批電腦驗收、組裝、培訓、維修服務的提供方。
聯想依靠IBMPC淘得了第一桶金,又憑借代理IBM和AST電腦得以做大,積累了足夠的原始資本。但不可否認的是,沒有倪光南的加入和其研發的漢卡,聯想無論如何不會擁有今天的成就。其實,聯想公司的名字也正是來源于“LX-80聯想式漢字系統”。
今天的80后、90后們很難理解,漢卡在當時的巨大作用。當年計算機性能低下,需要依靠插入各種擴展卡來實現各種功能,例如殺、看VCD,而漢卡則能幫助看不懂英文的人使用計算機,這導致當時許多人都對漢卡擁有很強的依賴性。
巴哈馬監管機構:目前托管的FTX資產最終將分配給債權人和客戶:12月14日消息,巴哈馬證券委員會表示,關于目前巴哈馬委托第三方機構托管的4億美元加密資產,該機構回應稱,“委員會僅作為受托人持有這些資產(根據巴哈馬法律),它們最終將根據法院的指示分配給FTX的債權人和客戶,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另外,巴哈馬監管機構還表示,FTX新任CEO John J. Ray III在SBF和官員之間營造一種虛假的交流印象,監管機構要求Ray和他的代表不要“阻撓調查”。(Cointelegraph)[2022/12/14 21:44:23]
從“代理”到“自產”
20世紀80年代,一臺計算機在中國香港賣2萬元,在內地賣4萬元,其中利潤可想而知,聯想恰恰看上了這門生意。
1988年6月23日,香港聯想電腦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僅僅一年后,香港聯想的營業額就迅速竄升至1.2億港元,發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聯想的戰略決策速度讓人嘆為觀止,為了謀求更高的利潤和產品控制力。1988年8月,聯想迫不及待地收購了香港的一家公司,使其擁有生產基地和能力,于是聯想擁有了生產主辦和主機的能力,最有名的就是——Q286微機。
當時的聯想,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戰略計劃和發展方向,1990年,聯想在國內建設了惠陽板卡制造基地,聯想電腦的自有品牌在國內開始嶄露頭角,1994年2月,香港聯想上市。
迅猛席卷國內市場
如果說1992年之前的聯想還只不過是依靠國際巨頭生存的一家普通PC公司,那么1992年之后,聯想扛起民族大旗,對抗IBM、惠普等國際巨頭,躍出龍門成了金鯉。
1994年5月10日,在國際電腦品牌大舉進軍國內市場的大環境下,聯想E系列上市。原本均價3萬的電腦,聯想E系列只賣1.6萬元,一經推出后市場反應熱烈,僅一個月就賣出了5000多臺。
1995年4月1日,聯想第10萬臺電腦下線,還被送給了著名數學家陳景潤。1996年初,聯想提出,要在3年內成為中國市場第一。當時,聯想的市場份額還不到惠普的1/3,3年內超過IBM和惠普幾乎是癡人說夢,但當時的分管領導楊元慶,堅持己見,毫不讓步。
隨后,聯想敏銳地抓住英特爾和AMD競爭導致CPU價格持續下降的窗口,大膽降價,并大踏步占領國內市場份額。僅僅1年不到的時間,楊元慶的“三年計劃”就提前實現了,1996年底,市場調研機構IDC報告顯示,聯想超過IBM,成為中國市場第一。此后聯想保持一路高歌猛進,并在2000年,成為了亞太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力壓三星和IBM。
不過聯想并不滿足于僅僅在PC市場稱雄,聯想希望以IBM為模板,實施戰略轉型,2000年,楊元慶從柳傳志手中接過大旗后提出,聯想的戰略愿景是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當時的聯想甚至已經準備好了“迎接因特網挑戰”。
美國國會議員稱比特幣“沒有社會價值”,只適合逃稅:金色財經報道,美國國會議員Brad Sherman在接受采訪時否定了比特幣成為未來貨幣的潛力,他表示,比特幣比美元具有的優勢是可以幫助諸如逃稅之類的犯罪。他還表示,比特幣無法幫助改善經濟。他說:“假設它成為一種貨幣。在這種情況下,只是因為它可以在一些相當大的市場上超越美元,特別是逃稅市場,這就是為什么它沒有社會價值。”
不過Sherman承認,目前幾乎不可能取締這種資產,但他指出,通過監管,政府可以重新獲得“一些控制權”。(Finbold)[2022/9/12 13:23:28]
收購IBMPC震驚世界
所有人都知道,聯想收購IBMPC是一項震驚全球的收購計劃,但大多數人卻不知道,聯想互聯網戰略失敗后,“國際化”成為聯想的華山一條道。
IBM和聯想一共就收購案進行過兩次接觸,一次在2000年,另一次在2003年,第一次時,聯想董事會覺得風險太大,否決了提案;第二次,董事會依然全票否決,但楊元慶最終說服了所有人。
整個談判歷時1年多時間,最終聯想以17.5億美元的價格獲得IBM在全球范圍的筆記本及臺式電腦以及Think系列品牌的使用權。2005年5月11日,聯想正式完成對IBMPC業務的收購,轉眼間成為全球第三大PC巨頭。這是中國企業在國際舞臺走出的第一大步,前無古人。
更具全球視野的聯想成為第一家正式引入工業設計理念的公司。憑借前瞻性的設計,聯想成功引導了PC消費市場,讓消費者將對PC技術的沉迷,轉向了對史上、美麗的關注。
2010年第四季度,聯想中國市場份額高達32.2%,宏碁、戴爾、惠普等競爭對手的份額都沒有超過8%。時至今日,聯想一直高居榜首,并且成功拉大了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差距,聯想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無法撼動,聯想保持中國市場第一位置已經連續34年了。
“從外部環境來說,這個挑戰來自于這個時代是個多維不確定的時代。這是個科技創新、業務模式創新能夠顛覆一個產業,甚至是顛覆社會習慣的時代,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對柳傳志來說,聯想正面臨一個“十面埋伏”的時代,機遇與危機同在。
電腦從“圣殿”走進千家萬戶
一頁輝煌
樸樹在1999年發布了一張《我去2000年》的專輯,其中一首《NewBoy》,帶出了千禧年前后,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
當老懷表、舊皮鞋成為過去,進入人們生活的,是新潮。歌詞中的Windows98、奔騰電腦,象征著新事物的來臨。曾經高高放在神壇的電腦,日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一個“衛星發射站”
一個教室,幾十臺厚重的電腦套著防塵布罩,地面鋪著紅色的地毯。如果想要入內,你還需要脫鞋或穿上鞋套,為了防靜電。
70后媒體人岑嶸還能依稀回憶起大學時的機房,“如同一個圣殿”。那是90年代初,電腦還是一件稀罕物。在這間電腦房外,總是有不少學生在排隊,等待著空余的位置。
美股三大指數幾乎平開:8月26日消息,美股三大指數幾乎平開,道指上漲0.11%,納指跌0.07%,標普500指數漲0.05%。[2022/8/26 12:51:05]
如今看來,一臺安裝著dos系統,無法連網的電腦,并沒有太多可玩之處,但當時的大學生們用這樣的電腦學習編程。岑嶸還記得,一年后的電腦考試,他們還需要編寫出日歷程序。
或許是大學時的首次接觸,令岑嶸漸漸萌發出想要擁有一臺電腦的念頭。“電腦不僅是一件奢侈品,還很有科技感。”他如是說。
直至1997年,岑嶸買下了人生中的第一臺電腦。他發現,一臺原裝電腦的價格要一兩萬,而并不高配的拼裝機,只要6000多元。在積攢了5個月工資后,他在杭州拱墅區的一個數碼城,買了這樣一臺機子:Windows3.2系統、顯像管顯示器、AMD芯片。那時英特爾著名的MMX系列芯片剛剛上市,售價要2000元左右,對于那時的岑嶸來說太貴了。
在22年后,再度說出當年的第一臺電腦,他恍如隔世。眼神恍惚間,記憶出現斷點,他記不起那個消失在城市化進程中的數碼城名字。唯一的印象是,人很多,但買的人并不多。
當電腦擺放在書房的那一刻,他覺得房間就像一個“衛星發射站”。父母沒有對他沖動買電腦的事情有任何指責,他們覺得,電腦始終是實驗室里才會有的高大上東西。當然,岑嶸買這臺電腦只為了寫文章、看vcd和玩游戲,而非科研。
他裝的最早的幾個游戲,是大富翁和麻將,朋友那邊用3.5寸磁盤拷來的。
數碼城里每天都是人
電腦已擺放在家中,岑嶸嘗試著DIY。拆開主機,他不時加插著內存條,為了讓機子能夠跑得快一些。此后3、4年間,岑嶸會不時光顧那家數碼城,在人擠人的商鋪里,挑選著自己需要的配件,還有最新的游戲光盤。
對此,寧波人李萬深有感觸。2002年起,他在北京中關村工作,是電子配件的銷售。從早到晚都是人,這是那段時間中關村的寫照。“如果客戶猶豫不決,在下午5點前沒有下單,他們需要第二天再過來。”當然,他的客戶北方人為多,常常會豪爽地下決定。
李萬看到,最早一批來到中關村闖蕩的老鄉,都挖到了金礦,買車便是例證。在老鄉口中,李萬知道在遠在千里外的深圳有個華強北,那里比中關村更繁華。
華強北曾是中國電子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深圳華強北匯集了700多家商場,日客流量近百萬人次,年銷售額260億元以上。
經濟飛速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國人收入的提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5年國民平均年薪為5500元,而到了2000年,這一數字為9371,大漲7成。
與此同時,據《北京青年報》報道,截至2000年年中,中國電腦擁有量排世界第8,達1590萬臺,相當于每一萬人有88臺電腦。而在1995年,中國每萬人電腦保有量僅僅24臺。
電腦逐漸進入千家萬戶。90后王維還記得,小學5年級時候的暑假作業要做一張與數學相關的報紙。當時,他沒有電腦,原打算只做一張手繪的報紙。但看到同桌用電腦做出了一張圖文齊整的報紙,他難免羨慕。最終,他的父母找到一家廣告打印店,花了50元,將他的手繪報紙排版、修改、打印。那是1999年。
而在第二年,父母花了5千多給他買了一臺組裝電腦。偷偷欣喜之余,王維想把買電腦的事情瞞下,他害怕他的表弟會不時光顧,和他搶電腦。令他沒想到的是,那年年末,他的表弟家也買了一臺電腦。
當電腦成為家庭的標配,互聯網逐漸打開了新的世界。如今回想,岑嶸無法想象當時沒有百度、谷歌查資料的日子。“那時候寫稿子多不方便!”
而互聯網的誕生,令岑嶸發現,電腦原來不是“衛星發射站”,而是一把打開未來大門的“鑰匙”。
人工智能與我的20年
一個95后
從PC到AI,中國計算機及相關行業終于完成了從跟隨到超越的產業跨越,隨著核心算法的突破、芯片算力的迅速提高、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撐,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在21世紀迎來黃金發展期。
從AI獨角獸公司數量,到互聯網產業根基,再到AI群眾基礎,中國都在全球處于第一梯隊水平。
最“樸素”的機器人
2001年,中國科協創辦了第一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上海的中小學也紛紛開展興趣班,丁儀就是第一批報名機器人興趣班的小朋友。在他的童年印象中,當時所謂的“人工智能”就是類似于哆啦A夢、鐵臂阿童木之類的人形機器人。
丁儀回憶,當時孩子們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機器人語言操控機器人完成各類指定的動作,例如,“MOVETO”這個語句可以讓機器人從當前的位置移動到目的位置,“RIGHT、LEFT”等語句可以控制機器人的方向。在探索一段時間后,丁儀和他的小伙伴們甚至能讓機器人完成一段簡單的舞蹈。
當時的機器人比賽分很多種類,例如機器人足球、機器人滅火、機器人相撲、機器人投籃之類的,其中機器人足球是最火爆的一項。當然,那時候的機器人沒有像現在那么先進,所謂的足球機器人就是兩隊帶輪子的“推土車”,把桌子上的乒乓球拱進球門就算得分。
RoboCup足球機器人聯合會還提出了一個的目標:經過約50年的努力,即到21世紀中葉,機器人足球將能打敗當時人類的冠軍足球隊。
事實上,機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容器,機器人可以是人形,也可以不是,但人工智能自身是機器人體內的計算機。人工智能是大腦的話,機器人就是身體。比如說Siri是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助手,Siri說話的聲音只是一種表達形式,而Siri本身卻不是一個機器人。
“雖然當時覺得很好玩,但以現在的眼光去審視過去,那時候的機器人只不過在執行人類的簡單程序而已,它只能做一些簡單的機械動作,還遠遠談不上是人工智能。”丁儀如是說道。
18年過去了,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所謂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早已不只是丁儀口中的機器人的形態。人工智能可以是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腦”,城市大腦數據庫加阿里云人工智能算法能夠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等領域的運行效率;人工智能可以是騰訊優圖的AI胸部多器官分割系統,人工智能診斷可以大幅提高人工閱片速度,精確幫助醫生進行判斷,降低治療風險;人工智能甚至已經進入了每個人的手機里,小愛同學、小E等手機語音助手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服務。
小時候的算法有點“慢”
2007年,丁儀在初中進入了編程學習興趣班,當時學的語言是主流的C++,用的軟件也是當時流行的VisualBasic。
第一節課的課后應用題讓丁儀印象深刻,以至于這么多年后他依然清晰記得:從鍵盤輸入10個學生的成績,計算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成績,統計高于平均分的分數。
當時學生們用來練習C++的都是這些數學題,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們的邏輯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感受計算機算法與人腦不同的思維模式。“max、min和最后的統計都要用到if的語句,即判斷一個數和另外一個數的大小,再將符合要求的數字跟下一個數字對比,如此往復,最后篩選出結果。”作為一個95后,丁儀現在的工作是新媒體運營,但對于小時候上過的編程課,他說起來依然津津有味。
而這種判斷的方式恰巧與現在人工智能的“決策樹”不謀而合,但這些算法的流暢運行需要基于強大的算力,2007年時的計算機芯片無法提供強大而高效的并行計算能力,所以在很多場景下,都會感覺那時的算法有點“慢”。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可以使用編程算法解決,只不過受限于當時的硬件發展,人工智能的發展遭遇了短暫的瓶頸。”對于當時的丁儀而言,他對人工智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隨著“中國制造2025”、“網絡強國”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中國人工智能企業迅速發展。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可謂是算力和算法“兩開花”。算力方面,華為昇騰、阿里巴巴“平頭哥”、百度昆侖等芯片紛紛面世,不管是云端芯片還是終端芯片,都能給目前的AI場景應用提供強大的算力;算法方面,得益于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迅速發展,人工智能算法不斷優化改進,目前在某些領域的精度和效率已遠超人工。
見證新的發展機遇
時間來到了2019年——這是個充滿了人工智能的世界。早上7點,人工智能助理Siri都會叫醒熟睡的丁儀,智能音響每天都會為他推薦歌曲,地圖軟件會為他智能匹配最通暢的道路,并提醒他出門帶傘。
理論上,人工智能可以分為弱人工智能和強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觀點認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并且有自我意識;弱人工智能觀點認為這些機器只不過看起來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擁有智能,也不會擁有自主意識。
事實上,我們現在正處于一個弱人工智能的世界中,但弱人工智能在某些領域內已經超越了人類智能。例如,在特定任務中語義識別、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技術的精度和效率已遠超人工。從行業來看,人工智能已經在醫療、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個垂直領域得到應用。
根據IDC和浪潮研究發布的《2019-2020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中國人工智能市場整體投資將繼續保持高增長率,2019年的投資增速將高達59.8%。中金公司預計,AI+5G會在2023年創造7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國人工智能產業投資的火熱無疑會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對于比PC更加年輕的一代人來說,他們有幸親眼見證了人工智能的載體從原來的人形機器人到現在的百花齊放,他們也見證了芯片技術和大數據的發展給人工智能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因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人工智能會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中國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行業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作者/王昕孫鵬飛馮誠杰
編輯/挨踢妹
圖片/馮誠杰網絡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Tags:人工智能BMPMPC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學人工智能后悔死了人工智能考研考哪些科目BMP價格BMP幣MPC幣MPC價格
比特幣誕生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末期,經由中本聰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悄聲揭開了新世界的面紗.
1900/1/1 0:00:00全球投融資周報,與你分享每周的投融資熱點。本周國內的投融資事件主要在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消費等領域.
1900/1/1 0:00:00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DorAemon 來源:三言財經 近日,一張照片在朋友圈瘋狂轉發.
1900/1/1 0:00:00導語 在云頂之弈中大家在羈絆的選擇中一般最佳陣容可以選到兩個“種族”的羈絆,例如6人口的大種族羈絆+2人口的小種族羈絆,今天筆者將給大家詳細解讀附帶暗影線羈絆玩法.
1900/1/1 0:00:00摘要:誰要這「數字黃金」?本文作者DarrenKleine,由Cobo錢包原創編譯,不代表Cobo觀點。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黃金是最可信賴的貨幣形式.
1900/1/1 0:00:00在前天的文章中,小鹿提到了穩定比USDT,那么今天我們聊聊穩定比USDT吧。雖然小鹿對于比較有個性的數字貨幣比較感興趣,不過USDT卻是比特幣交易中很難繞過中介幣,因此我們也需要對它有所了解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