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貝果財經
原標題:化身“幣圈銀行”虛擬幣錢包頂風攬客
本報記者/鄭瑜/北京報道
在各路真假難辨的消息炮轟之下,虛擬幣市場投機空前活躍,交易量不斷上漲,比特幣網絡嚴重擁堵。
由于虛擬幣除了挖礦獲得,便是通過法幣場外交易。而在場外交易模式下,銀行渠道首當其沖成為了虛擬幣交易的重災區。
日前,有銀行表示對于通過銀行賬戶劃轉虛擬幣相關交易資金,將采取暫停賬戶等措施。外界將上述消息視為,繼央行官員公開表示央行正研究對比特幣、穩定幣的監管規則后,強監管信號的延續。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號稱是“技術中立方”、隱于各大法律風險突出的虛擬幣“交易所”身后的虛擬幣錢包公司卻率先跳了出來,欲在銀行封堵之下,利用投機者既想一夜暴富又恐懼銀行凍卡的情緒,趁勢推出號稱可以防范銀行凍卡的新交易模式攬客撈金。
證券日報:幣圈交易平臺頻爆雷 加強虛擬幣監管勢在必行:6月1日,證券日報發文《幣圈交易平臺頻爆雷 加強虛擬幣監管勢在必行》稱,近日的幣圈并不平靜。僅在上周,就有“披薩狗”PIEXGO、UEX、LMEX、FUBT等數家虛擬幣交易平臺被質疑“跑路”。盡管各家平臺紛紛澄清,稱只是因技術原因、黑客攻擊等因素暫時停止提現,但幣圈套路之深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僅靠一紙澄清恐怕很難打消投資者的疑慮。在這種形勢下,從政策法規層面加強對虛擬幣的監管力度勢在必行。對于投資者而言,應及時認清虛擬幣交易虛假繁榮背后的真相,不要盲目參與虛擬幣交易活動及相關投機行為,以避免錢財損失。[2020/6/1]
值得一提的是,在監管表態、銀行圍堵的夾擊之下,比特派錢包自稱“派銀行”,高調宣傳撮合用戶用銀行卡買賣虛擬幣功能。比特派錢包此番的逆勢疾行意欲何為?
動態 | 北京商報:區塊鏈是產業互聯互通的抓手 而虛擬幣只是皮相:北京商報今日發文《區塊鏈是抓手 虛擬幣是皮相》。文章稱,區塊鏈是底層技術架構,是產業互聯互通的抓手,而虛擬幣只是皮相。對區塊鏈來說,最重要的是實際應用的落地,為制造業和實體經濟服務。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誰能“無”中生“有”出新的產業和市場,誰就獲得了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話語權。[2019/10/28]
不懼監管
在虛擬幣的世界里,“錢包”是管理密鑰的工具。密鑰分為私鑰和公鑰。私鑰用來簽名交易,可以證明用戶對交易的輸出權。“錢包”有其一一對應的“錢包地址”,可簡單理解成錢包是銀行卡,錢包地址是銀行卡號。
由于虛擬幣“交易所”通過賬號與密碼即可登錄,雖然用戶知道自己銀行卡號,但是用戶并不掌握錢包地址對應的私鑰。這就意味著,用戶并不真正持有交易的輸出權,只能無條件地信任“交易所”。
動態 | APP內測托管平臺fir.im禁止虛擬幣類應用:據金色財經記者查看,APP內測托管平臺fir.im已禁止虛擬幣類應用。fir.im平臺網頁顯示“應上級要求,fir.im平臺暫時停止為涉及虛擬幣、金融、交易等類應用提供服務”。[2018/9/11]
而在使用“錢包”是否安全仍有待商榷的情況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錢包”卻吸引了很多不放心把錢放在虛擬幣“交易所”的用戶。這些“錢包”功能簡單,僅限于管理私鑰。
但是在幣圈瘋狂行情的情緒渲染與盈利遠遠遜色“交易所”的情況下,“錢包”公司開始有些坐不住了,不再滿足于僅僅是管理密鑰,而是以某些由頭瘋狂攬客,在此基礎上再向用戶宣傳收益產品,引導用戶募幣投向生息資產。
“幣圈凍卡潮有多厲害你們知道嗎?這次斷卡行動讓倒賣銀行卡的灰產們都暗暗為行業擔憂,我們當前零凍卡。”2021年開年以來,比特派錢包在官方微博上不遺余力地攬客。
聲音 | 騰訊回應:已完成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據新京報報道,關于虛擬貨幣交易問題騰訊回應稱,在支付渠道上,針對違規行為,騰訊采取的措施包括:1、限制平臺收款賬號的收款功能,禁止其使用微信支付進行虛擬幣交易收款;2、限制個人賣家賬號的收款額度,僅滿足日常社交業務使用,限制虛擬幣相關交易收款。目前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3、對日常交易進行實時監控,根據對命中的交易進行風險嚴重程度評估,或將采取直接攔截。
此外,騰訊方面還表示,“我們呼吁廣大用戶認清境內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風險,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2018/8/24]
所謂“斷卡”行動,即2020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在全國范圍內對涉“兩卡”違法犯罪人員實施懲戒,深入推進“斷卡”行動,全力斬斷非法買賣“兩卡”黑灰產業鏈條。
羅振宇:韭菜有幻覺,認為自己是區塊鏈參與者、虛擬幣受益者:資深媒體人、《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在朋友圈發文調侃說,“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植物不但有感覺,甚至還有幻覺,譬如一些韭菜就認為自己是股民,是區塊鏈參與者,是虛擬幣受益者。”[2018/4/3]
有法律人士曾告訴記者,基于打擊“兩卡”犯罪的余波,電信行業監管部門、中國人民銀行以及機關在近期加強了對銀行卡資金流水的管控,容易存在疑點的幣圈賬戶,正是司法機關關注的重點之一。
除了頂風攬客,比特派錢包還公然與銀行“唱反調”。
5月7日,中信銀行禁止賬戶用于比特幣交易的聲明沖上微博熱搜榜。該聲明表示,一經發現通過中信銀行賬戶劃轉比特幣、萊特幣等虛擬幣相關交易資金,有權采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
5月10日,比特派官方則高調宣傳其撮合虛擬幣買賣功能,表示可以防止國內用戶被銀行凍結賬戶。并稱,針對銀行反向凍結,還有相應辦法可以避免。
不過,當記者聯系比特派錢包希望了解防范凍卡功能是否有效、是否知悉央行等七部委對于不得從事虛擬幣相互之間兌換業務的要求后,比特派錢包官方悄然刪去了日前“出金遠離凍卡”的宣傳。
法律風險尤甚
業內共識認為,“錢包”是一種中性的業務行為。即“錢包”保管著用戶的密鑰,幫助用戶更方便地進行虛擬幣交易。
但是,若摻入其他虛擬幣收益服務,則上述情況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議國內大陸的‘錢包’技術供應商,除卻要壓制對增值業務的欲望之外,也要做好反洗錢等工作,防止被當成共同犯罪進行處理。”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曾撰文提醒,通常情況下,支撐“錢包”的技術是一種中性的業務行為。但是技術不總是中立的,有時候中性的業務與幫助犯僅一線之隔,稍不留神就會站到法律的對立面。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月20日,比特派錢包發布消息稱,自比特派財富上線8個月以來,已經累計為用戶發放收益近124萬USDT。“相關產品本息均已發放到用戶的派銀行。”
比特派錢包APP顯示,當用戶完成KYC認證以及電子社保卡、銀行流水等資料上傳,并通過審核后,平臺可在特定模式下撮合用戶買賣交易泰達幣。最后用戶再通過比特派錢包的“幣幣兌換”功能將泰達幣兌換成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其他虛擬幣。
記者看到在比特派錢包APP中,其自稱“派銀行”,為用戶提供撮合使用銀行卡交易虛擬幣服務,在“派銀行”功能之下,其還推出了虛擬幣相關的借貸、財富等產品服務。
有律師表示,使用虛擬幣進行借貸、投資,似乎不涉及法幣交易。但問題在于,若穿透到源頭,購買這些虛擬幣的資金還是法幣。所謂的不涉及法幣交易屬于自欺欺人,是一目了然的偽命題。刑事規制的特點之一是“實質認定”,寄希望于幣幣交易并不能達成規避集資類刑事規制的目的。
那么,為何“錢包”不甘于技術中立,非要鋌而走險下場提供增值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比特幣的網絡交易平臺、過程和規則等都缺乏監管和法律保障,行業缺乏監管與規則。在幣圈的共識中,高管身份是否透明、是否人在國內,是虛擬幣相關服務安全與否的重要判斷因素。
而在比特派官網上,其并未披露管理團隊詳細信息,僅表示公司于2015年在塞舌爾共和國注冊,團隊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為用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等等。
實際上,虛擬幣“錢包”生息資產的披露問題與真實性風險,也曾讓參與其中的投資者血本無歸。
此前,一款虛擬幣錢包“PlusToken”在吸引用戶超過200萬人后,就突然暫停提現“跑路”,國內不少投資人深受其害。
根據央視報道,機關立案偵破“PlusToken”案件,其以比特幣等虛擬幣為交易媒介,打著提供數字貨幣增值服務的幌子,承諾高額返利,吸引廣大群眾參與,涉案虛擬幣總值超過400億元。“其聯合創始人身份對外披露為前谷歌阿爾法狗算法研究員與跨國公司員工,而經過調查,該創始人身份系傳銷團隊偽造。”
Tags:虛擬幣比特幣泰達幣虛擬幣排行玩虛擬幣會被警察找嗎虛擬幣交易是不是犯法的比特幣中國官網聯系方式40億比特幣能提現嗎比特幣最新價格行情走勢朋友被騙十萬投資泰達幣泰達幣和比特幣一樣嗎泰達幣
來源:財經自媒體 原標題:他身家過億、我負債50萬,我們都買“屎幣” 來源:深燃 作者|陳紀英 馬斯克一出場,狗幣得道,屎幣升天.
1900/1/1 0:00:00奇亞幣的對硬盤存儲的需求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瘋狂增長,截至今年4月底,該加密貨幣已使用了超過1EB的存儲空間.
1900/1/1 0:00:00來源:中國基金報 今天,中國三大監管機構一出手,幣圈腥風血雨! 19日,數字貨幣市場再次大跳水.
1900/1/1 0:00:00來源:創事記 06:02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邢思遠 來源:字母榜 炒幣的巨大風險,正從幣圈向外蔓延,加速侵蝕炒幣客的金融信用.
1900/1/1 0:00:00最近幾個月,由于新興基于空間證明的虛擬貨幣奇亞幣的興起,市場對大容量硬盤的需求持續飆升,導致嚴重短缺,價格也不斷高漲,這對幾家硬盤制造商巨頭們來說是個好消息.
1900/1/1 0:00:00來源:中國基金報ID:chinafundnews廣州最新疫情,再增8例確診。廣東衛健委剛剛通報,6月11日0-24時,廣東全省新增本土確診病例8例,均為廣州報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