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央網,作者: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專題調研組
區塊鏈已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前沿技術,金融日益成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探索的重點領域。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目前,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我國在區塊鏈領域擁有良好基礎,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我們看到,在國際上,美、英、歐盟等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穩定理事會等國際組織,正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的安全穩健應用。據國際數據公司測算,2023年全球區塊鏈支出金額將達159億美元,并在2018—2023年的五年預測期內實現60.2%的年復合增長率。其中,銀行業將引領預測期內全球區塊鏈支出,占比約30%。
為把握區塊鏈技術發展及其在金融領域應用情況,客觀反映我國金融領域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最新態勢,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近期開展了專項調查研究,在總結國際實踐現狀的基礎上,通過對35家調研機構?的調研及其69個金融領域應用項目的分析,總結區塊鏈在我國金融領域應用的典型場景和基本邏輯,分析其在我國金融領域應用的潛力價值及面臨的風險挑戰,提出規范引導其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在全球金融領域的應用實踐
區塊鏈技術正處在加速演進成熟過程中,全球總體發展態勢向好
一方面,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技術集成創新,其數據庫、點對點網絡、密碼學算法等部分基礎組件技術已較為成熟,但集成應用也對組件技術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同時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新技術仍在不斷探索完善過程中。因此,區塊鏈技術總體上還有待進一步發展成熟。比如,技術咨詢公司高德納在《2019年區塊鏈技術成熟度曲線》中指出,分布式賬本將在2年內達到生產成熟期,區塊鏈、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還需要2至5年,零知識證明、區塊鏈互操作性等則還需要5至10年。不過,隨著大量實踐探索的開展,區塊鏈技術適用條件已日漸清晰。
中國互金協會等三大金融協會: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金色財經消息,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關于防范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從嚴防范非法金融活動風險,自覺遵守行為規范。 確保NFT產品的價值有充分支撐,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防止價格虛高背離基本的價值規律。保護底層商品的知識產權,支持正版數字文創作品。真實、準確、完整披露NFT產品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china-cba.net)[2022/4/13 14:22:11]
另一方面,當前全球區塊鏈技術領域呈現資本支持力度大、應用探索范圍廣、技術研究進程快的特點,而我國在風險投資、政府應用、專利申請和論文數量等方面的表現均居全球前列。此外,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工作也在持續推進。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設立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委員會,現有在研標準11項,涉及術語、參考架構、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安全風險和漏洞等方面。國際電信聯盟安全工作組下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相關問題組現有安全保障、安全威脅、安全框架等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相關的在研標準10項,未來網絡工作組及物聯網、智慧城市和社區工作組也有多項相關在研標準。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積極推進相關標準研制,圍繞區塊鏈在物聯網數據管理、數字資產管理、政府部門等領域的應用以及加密貨幣等開展了較多工作。
金融領域的應用日漸增多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結算、貿易融資、證券交易等金融場景的應用日漸增多,且部分應用項目已開始從概念驗證邁向生產實踐。
比如,IBM、Ripple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服務;美國存管信托和結算公司探索通過區塊鏈解決方案改善回購市場清算流程;巴克萊銀行、匯豐銀行探索了區塊鏈技術在信用證方面的應用;香港金管局、匯豐銀行、中國銀行、東亞銀行、恒生銀行和渣打銀行及德勤聯合建立了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IBM與多國銀行合作開發了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Batavia;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基于區塊鏈的證券交易系統Linq已提供私募股權發行交易服務;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開發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登記結算系統;日本交易所集團正推進區塊鏈技術在資本市場基礎設施領域的概念驗證測試;世界銀行發行了創建、轉讓、管理等流程均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債券bond-i,且已實現將其二級市場交易行為記錄于區塊鏈上;Facebook發布了基于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天秤幣的白皮書,稱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以及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摩根大通推出名為JPMCoin的區塊鏈支付結算工具,提供給白名單企業客戶用于財資管理、證券結算等。
動態 | “區塊鏈發展漸趨理性”入選人民網評選2018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大動向:據人民網報道,“區塊鏈發展漸趨理性”入選2018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大動向。“中國互聯網發展十大動向”由人民網研究院發布。評選對象為當年中國互聯網領域具有影響力、富有前瞻意義的事件、現象與趨勢。[2018/12/27]
金融監管部門積極理性引導與應對
主要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持相對積極的態度。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截至2018年3月,全球46個國家200余個由政府主導的區塊鏈項目中,有73個與金融服務相關。以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為例,美國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已測試基于以太坊和Fabric等開源平臺開發的交易對賬服務,下一步計劃開展基于區塊鏈的監管節點測試項目;英格蘭銀行推動實時結算系統升級與區塊鏈技術兼容,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系統擴展和數據安全;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監管沙箱計劃第五階段中,近30%的項目涉及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加拿大中央銀行等共同發起的Jasper項目陸續測試了基于以太坊和Corda等開源平臺開發的區塊鏈跨行支付結算服務,目前開展的第三階段將測試基于區塊鏈的證券清結算服務。
國際上對首次代幣發行的監管態度不一,但風險提示或強化監管是較為普遍的做法。當前,中國、韓國等國家明令禁止ICO行為,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依據ICO性質將部分業務納入證券相關監管范疇,歐盟正在探討是否將ICO納入眾籌監管框架,英國、德國、瑞士、瑞典等國家積極關注并對ICO進行風險提示。總體來說,通過風險提示或強化監管,加強金融消費者保護,防范欺詐、洗錢和恐怖融資等風險已是主流趨勢。
同時,各國監管部門密切關注區塊鏈及加密貨幣可能帶來的資金違規跨境流動、洗錢、恐怖融資、逃稅、隱私泄露等重點、熱點問題,并出臺了一系列監管辦法。比如,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系列指引以嚴厲打擊區塊鏈洗錢活動并保護消費者;歐盟委員會正在審查歐盟立法以評估Libra在金融穩定、貨幣政策、數據隱私、洗錢、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風險;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發布《加密資產指南》,明確其加密貨幣監管范圍等。
聲音 |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存量風險尚未完全消化,監管合力尚待進一步形成: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發文稱,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依然錯綜復雜。存量風險尚未完全消化,增量風險時有發生,單點風險爆發可能性較大,監管合力尚待進一步形成。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一階段工作安排包括:進一步健全適應互聯網金融創新特點的監管制度和要求;強化準入管理和對互聯網金融的統籌監管、穿透式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健全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工作體制機制,加大對各類以互聯網金融名義實施非法集資、違規營銷、商業欺詐等非法金融活動的打擊力度。[2018/7/17]
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應用態勢
金融應用探索逐步深入,落地場景和實踐案例不斷豐富
從現階段技術基礎、應用實踐和金融監管要求來看,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金融領域應用已初具條件,部分概念驗證應用已催生一定規模的商用產品,在供應鏈金融、金融信息存證及流通、支付結算等場景中已形成了一些落地案例。從調研機構的實踐情況看,當前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是參與主體多元。全部調研機構均已開展至少1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項目。從項目落地模式看,金融機構主要是通過自主研發或合作方式,運用區塊鏈對已有業務進行改造;互聯網金融公司和科技公司主要是依托自身區塊鏈技術實力,輸出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
二是應用探索較多。全部調研機構合計已開展至少69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項目,其中有7家機構開展了至少3個應用項目。應用場景以供應鏈金融、金融信息存證及流通、支付結算等為主,多數應用項目為基于聯盟鏈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
三是底層技術原創有待加強。大部分應用項目采用開源區塊鏈底層平臺,調研機構主要基于區塊鏈開源平臺進行適應性調整開發,從并發用戶數、吞吐量、響應時間、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進行優化,以適應業務需求,實現身份認證、隱私保護、節點管理等功能。僅少數調研機構已經探索開展區塊鏈底層平臺自主研發。
聲音 |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對虛擬金融應加強國際監管協調: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表示,對于虛擬金融,應該加強國際監管協調,達成國際監管共識,建立國際監管統一標準,采取國際監管一致行動,有效管控資金的跨國違法流動,維護國際金融秩序。[2018/7/16]
四是關注信息安全和性能突破創新。調研機構普遍關注數據隱私安全保護機制,在網絡、交易、應用等多個層面,通過限制、隔離、混淆、加密等多種手段保護數據安全。部分調研機構為提高系統安全性和交易吞吐量,積極探索多鏈、側鏈、分片等技術。
在金融領域部分應用的場景與邏輯逐漸明晰
從當前的實際應用情況看,區塊鏈技術比較適用于存在多方交易且信任基礎較弱的特定金融場景,其分布式架構、塊鏈式結構、共識機制、時間戳等技術安排有助于提升鏈上信息的篡改難度和可追溯性、緩解信息不對稱現象,與加密技術的結合有助于提升隱私保護力度、降低數據泄露風險,而點對點網絡的運用有助于實現信息并行傳遞、提升業務處理效率,智能合約的引入則有助于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執行,可用于融資、支付結算、信息存證及流通、保險理賠、金融監管、資產證券化等場景,增加信息可信度、緩解重復交易,提高相關參與方信息交流積極性和業務處理效率,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比如,在供應鏈金融場景中,多方協作、難以篡改等特性可緩解信息不對稱問題,將核心企業信用傳導至更多層級,智能合約則有助于實現交易自動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挪用、惡意違約等問題。在庫存融資場景中,通過結合物聯網技術,可增強對質押物的監控保障,有助于實現出入庫記錄和質押記錄的安全存儲和可信共享,降低庫管人員操作層面的道德風險以及融資方主觀欺詐或與倉儲監管企業串通舞弊的風險。在跨境匯款類支付結算場景中,難以篡改等特性可增強付款方、轉賬服務商、銀行、收款方等參與主體間的多方信任,并在完成反洗錢與合規檢查的過程中提供一致同步的交易狀態和結果,提高業務流程效率,降低資金占用成本。在金融信息存證場景中,基于加密算法、點對點網絡等技術及分布式、難以篡改、多方協作等特性進行電子存證,有助于實現數據信息的固化、保存及溯源,提高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增強信息可信程度。在保險核保理賠場景中,信息分布式存儲有助于保障信息連續性,且非對稱加密等密碼學技術可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在監管科技場景中,利用共識機制及分布式等特性,有助于為監管機構提供實時可信的交易數據記錄,改進金融數據報送流程,提升監管效率。在資產證券化場景中,利用分布式特性,方便各參與主體確認底層資產信息并保持信息同步,而將資產的轉讓完整真實地記錄于鏈上,可方便追蹤資產所有權,緩解“一筆多賣”問題。同時也應看到,區塊鏈技術目前在各類金融場景中的作用主要體現于數據共享協作,且仍存在上鏈信息真實性保障難、數據跨鏈協同難等挑戰,需繼續加強探索與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形成合力,從而進一步釋放其綜合效應。
中國互金協會發布風險提示后 一些公司否認涉及區塊鏈相關業務:在迅雷IMO礦機發行模式被互金協會點名批評后,多家上市公司澄清說他們并沒有開展區塊鏈相關業務,也沒有相關的推進計劃,其中包括IDG Capital、四川雙馬水泥公司。此外,U9游戲上周五宣布,U9只是在其新聞網站報道和分享區塊鏈行業新聞,并無計劃為區塊鏈項目籌集資金。[2018/1/17]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風險挑戰與對策建議
風險挑戰
一是技術層面目前尚難以兼顧部分金融應用場景對安全、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首先,區塊鏈技術通過大量的冗余數據和復雜的共識算法提升安全可信水平,金融業務需求的增加將導致系統處理量更大幅度的增加,并加劇參與節點在信息存儲、同步等方面的負擔,在現有技術環境下會導致系統性能和運行效率下降。其次,搭載智能合約可能帶來一些新的風險,尤其是將其用于實現復雜業務功能時,需要深入的業務邏輯理解和較強的程序設計能力,否則可能導致交易執行錯誤或程序代碼漏洞,影響金融業務運轉和區塊鏈系統運行。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倫敦大學研究人員通過對以太坊上約97萬份智能合約的評估研究發現,有約34萬份合約存在程序漏洞。
二是治理層面存在法律規制困難、技術依賴等風險。首先,鏈上資產和智能合約等方面的法律有效性界定不清晰,發生糾紛時難以尋求法律救濟,且分布式體系進一步提高了責任主體認定難度。其次,多數區塊鏈體系高度自治且數據加密,在缺少必要權限的情況下,違規開展金融業務的行為和潛在風險對監管部門等外部者而言相對隱蔽。最后,對國外開源程序的廣泛應用可能導致技術依賴風險,且代碼托管平臺等開源服務相關方也需遵守注冊地等相關司法轄區的法律法規要求,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存在不容忽視的政策風險。比如,GitHub在其使用條款中明確規定不得使用GitHub違反美國或其他適用司法轄區的出口管制或制裁法律。
三是業務層面部分應用環節尚存在模糊地帶、應用創新缺少權威第三方評估。比如,部分依托區塊鏈平臺開展的數字憑證拆分、積分通兌等環節尚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帶,相關政策有待進一步明確。此外,部分區塊鏈應用創新未經嚴密論證,且缺少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意見作為參考,一些應用甚至難以達到傳統數據庫技術的效率水平,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可能對自身持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對策建議
政策監管層面,建議加強研究跟蹤,立規制促合規。一是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堅持“凡是金融活動都應納入監管”的原則,嚴格落實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現有監管規定,引導、規范金融機構和技術企業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可靠、可控、可信應用。二是充分利用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監管科技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效能,同時加強政府機構及金融管理部門人員運用與管理區塊鏈技術的知識能力,逐步建立起與區塊鏈技術發展相適應的監管體系。三是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等應用在跨境資金流動、恐怖融資、洗錢和逃稅等方面可能帶來的問題和挑戰,持續跟蹤國際監管動態,積極參與相關跨境監管規則與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四是對于有違技術發展規律和損害金融秩序的不法行為和亂象,應保持高壓態勢,持續采取措施重拳打擊,堅決遏制歪風邪氣,并切實引導將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此類亂象有效切割。
行業組織層面,建議搭建平臺橋梁,研標準聚合力。一是搭建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資源的有效平臺,開展熱點難點問題研究,持續關注國際發展動態和金融應用成果,探索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及相關責任主體開展服務實體經濟價值、合法合規性、安全規范性、運營穩健性等方面的評議評估,推動成果經驗應用推廣。二是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則,圍繞技術發展和業務場景關鍵環節,以技術安全、業務合規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為重點,推動完善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基礎術語、安全規范、應用評估等標準規范,逐步完善區塊鏈技術和應用標準體系,促進各方對區塊鏈技術達成共識。三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發揮行業自律作用,聚焦于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簽約存證等具體場景中的應用痛點,探索建立滿足信息跨鏈共享、存證權威可信等行業需求的信息基礎設施。四是切實加強公眾教育,使公眾能夠正確認識和客觀理解區塊鏈技術;對缺乏理性、跟風炒作現象適時進行風險提示,不斷強化公眾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觀念,引導其遠離各類打著區塊鏈技術創新旗號的非法金融活動。
從業機構層面,建議探索核心技術,抓應用推場景。一是強化基礎研究,扎實練好內功,結合自身技術基礎與發展定位,深入研究區塊鏈應用及底層技術,推進區塊鏈底層平臺的持續優化,加大區塊鏈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形成自主創新體系,不斷實現區塊鏈核心技術突破,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二是充分考量金融業務場景適用性,合理建立激勵機制和商業模型,做好產品技術驗證和項目推廣,逐步走出實驗室測試和內部試點,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探索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應用的商業落地,更好地發揮區塊鏈技術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三是穩步提高技術自主可控能力,綜合運用產業支持政策、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促進金融領域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國產化,切實提高技術可靠性,加強“鏈上”金融業務風險抵御能力。四是堅持走正道,充分考慮監管要求和法律適用問題,結合業務和技術發展實際,開展合規審慎經營,持續提升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做到風險管控安排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調研組顧問指導:李禮輝,成員包括:肖翔、劉緒光、李根、周鈺博、呂鈺濤、楊海盟。本文僅代表專題調研組調研觀點,不代表所在單位意見。本文刊發于《清華金融評論》2019年11月刊
Tags:區塊鏈NFT加密貨幣以太坊區塊鏈運用的技術中不包括哪一項Ac/sFYZNFT價格加密貨幣市場是什么意思以太坊硬幣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杜雨萌 自10月24日高層明確提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以來,市場中有關區塊鏈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其中.
1900/1/1 0:00:00來源:小蔥區塊鏈 今年上半年,LTC獎勵減半顯然是整個加密貨幣世界中除了比特幣大幅上漲強勢逆轉18年熊市以外最具話題性的事件,而LTC的價格也確實因為市場的炒作取得了相當可觀的上漲.
1900/1/1 0:00:00作者:IOSG?Jasmine 來源:IOSG 編者注:原標題為《德國區塊鏈生態真繁榮的背后|德國政府區塊鏈的探索之旅》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消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1900/1/1 0:00:0012月13日,EmTech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KrisKersey進行了分享。KrisKersey是普華永道新興技術部門區塊鏈負責人,專注研究加密資產和區塊鏈技術驅動下的生態系統將如何.
1900/1/1 0:00:00新京報記者:程維妙 來源:新京報 編者注:原標題《天秤幣遇“紅燈”數字貨幣熱度不減一月內九國發聲》近日據路透社消息,歐盟財長達成一致,在明確解決私人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風險之前.
1900/1/1 0:00:00數據來源/?LongHash 責編/Carol 出品/區塊鏈大本營 中國是區塊鏈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多人都沒有理解它所扮演的角色,為此,我們仔細研究了全球區塊鏈數據的各項指標.
1900/1/1 0:00:00